敬畏生命,关注麻醉 ---2021年中国麻醉周发表时间:2021-03-26 10:56作者:严丹 审签:高林 签发:辜晓勇 2017年,中华医学会将每年3月的最后一周定为“中国麻醉周”,旨在全面提升广大人民群众深入了解麻醉学科及麻醉学相关知识的认知度,提高麻醉学科的公众认知度和认可度,吸引更多优秀学子加入麻醉学队伍,努力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强大的麻醉学科。每一年的”中国麻醉周”都会有一个主题,今年的主题是“敬畏生命,关注麻醉--疫情防控救重症,分娩镇痛护新生”。 为了做好麻醉的相关普及工作,我院麻醉科拟定于2021年4月2日在院内第一住院大楼停车场举行中国麻醉周科普义诊活动。麻醉科学术主任曾洪友表示,科室将采用播放宣传视频、发放宣传单、现场咨询服务等方式,分别对临床麻醉、术后镇痛、无痛胃肠镜、疼痛诊疗等方面进行宣教,“通过调查了解,我们发现大众对疼痛诊疗方面的了解几乎空白,所以这次的宣讲,我们将重心放在了疼痛诊疗方面。” 乐山市中医医院麻醉科疼痛诊疗工作,由疼痛专业学术带头人曾洪友主任医师率先在市内开展。2014年,麻醉科建立疼痛门诊,2020年正式设置疼痛专业组,专业组在曾洪友主任医师的指导下已全面规范化开展疼痛治疗工作。 科室目前有主任医师一名、副主任医师两名,疼痛学方向硕士研究生一名,疼痛专业人才数名,疼痛专职护士2名。疼痛诊疗,主要是以微创介入技术治疗各种慢性疼痛性疾病,包括脊柱源性疼痛例如颈椎病、腰间盘突出症、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等)、四肢关节疼痛(例如肩周炎、退行性骨关节炎、股骨头无菌坏死、网球肘、腱鞘炎等)、神经病理性疼痛(例如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颈源性头痛、坐骨神经痛等)、风湿性疼痛及癌痛等。可采用微创技术治疗部分非疼痛性疾病,包括顽固性呃逆、面肌痉挛等。疼痛专业组拥有超声诊断仪、神经刺激器、射频治疗仪、臭氧发生器医疗设备,巳经形成了以脊柱源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和癌性疼痛等特色和优势的研究方向,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 |